5月24日下午,我校第二届读书节“艺术与阅读”大讲堂在长清校区图书馆报告厅举行,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张慧瑜教授以“非虚构写作与中国故事”为题作讲座。
张慧瑜结合多年来个人写作与研究经历,围绕“非虚构写作”展开讲解,他指出非虚构写作是创意写作的一个分支,是相对真实、典型的一种文学类别,但并非完全客观,因为文学创作必然掺杂作者的个人情感。正是这种相对主观性,成就了非虚构写作。他以文章《寒门子弟上名校之后》为例,讲述了非虚构写作的创作要点和独特模式。非虚构写作不同于其他文学类别的特点是开放性和公共性,具有民主化、去职业化、去精英化的特点,记者、作家、社会学家都可以进行创作,游记、散文、日记、调研报告都可以作为创作表达形式。
讲座中,张慧瑜与在场师生进行了交流互动,并鼓励同学们坚持创作,让写作成为一种受益终身的习惯。
人物链接:
张慧瑜,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助理、博士生导师、研究员,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领域为影视文化、基层传播、新闻社会史和非虚构写作等。出版专著有《视觉现代性:20世纪中国的主题呈现》《文化传播:转型时代的中国电影》《基层传播论》等。
(供稿:图书馆 作者:刘星语 摄影:吕英超 审核:于聪 编审:王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