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红叶似火,峰岭叠翠流金,收获的季节翩然而至。我们捧出沉甸甸的果实——“帮办·闲物送人”100期了!回顾这一路走来的历程,我们感触满怀。
2006年11月8日,本报刊登了“您的闲物就是他的宝”的帮办启事,掀开了“闲物送人”的第一页。2006年11月13日,第1期“帮办·闲物送人”栏目与读者见面了(上图左);
此后,为了帮助更多的市民朋友,我们推出了“天天帮办”,这是“帮办”的第二次延伸(上图中);
如今,“换物节”淘宝完成了“帮办”的再一次飞跃(上图右)……
随着“帮办”一期期走向成熟,我们的采编队伍也在学习中不断成长。
时间轰轰烈烈向前,“帮办”亦将带上读者的期望和关注,满载激情,一路昂扬前行。
100期不是句号,它仅是一个中转站。每一次到站意味着新的起点,更意味着下一阶段我们将更高地飞跃!
“娜拉基金”温暖泉城
2007年1月,生活日报记者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家住济南市天桥区官扎营后街社区的12岁白血病女孩刘安然希望能有台电脑来学习。随后,生活日报在“帮办·闲物送人”栏目头条对小安然的心愿进行了刊登,立即引起了许多热心市民的关注。
此时,正在北京录制节目的韩国明星张娜拉了解到小安然的事情后,在第一时间与本报取得联系,并委托其父亲亲赴济南,为小安然送来一台笔记本电脑和7万元善款。
同年5月,张娜拉个人演唱会在北京举行。张娜拉特别邀请小安然及本报记者前往北京,并在北京宣布成立张娜拉爱心基金,对白血病患儿进行救助。
随后,在本报、齐鲁晚报、济南慈善总会以及北京娜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共同努力下,2007年6月25日,张娜拉爱心慈善义演在济南举行,共筹集善款50万元,正式设立张娜拉爱心基金,专门救助济南地区的白血病患儿,实现了帮办栏目爱心帮办的主旨。
记者 朱頔
2007年2月10日早上,由生活日报“帮办·闲物送人”栏目组织的“扶困助弱万人行”新春特别行动——为贫困家庭送爱心油面活动举行了发送仪式,首批百余贫困户从本报和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领导手中领取了爱心油和爱心面。
由中华财产爱心保险志愿者联盟捐赠的100桶油和100袋面被整齐地堆在发放现场。
10点整,发放活动正式开始。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山东分公司营业部副总经理赵源涌和生活日报有关负责人联手为特困家庭送上了春节祝福。齐鲁晚报·生活日报常务副总编辑王金龙说:“ 快过春节了,送给大家爱心油和爱心面,希望大家的日子能步步登高,越过越好!”
随后该活动持续举办了20多天,共筹集善款3万余元,为300多户特困家庭发放了爱心油和爱心面。生活日报的公益活动受到了广大读者朋友的大力支持,获得了广泛赞誉。
为特困家庭送爱心油面
2007年3月,残疾老人初先生看到本报“帮办·闲物送人”栏目的报道后,送来了1万支环保铅笔、100盒彩笔、1000个削笔器等文具,希望通过本报送给那些家庭困难的农民工子弟,作为新学期的礼物。
本报记者联系了小辛小学、营盘街小学、玉函小学、文化东路第二小学共4所民工定点子弟学校,将这些饱含爱心的铅笔转送到700多名农民工子弟手中。看着手中五颜六色的铅笔,所有的孩子都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小辛小学的崔校长得知记者的来意后非常感动,他说:“我们学校有200多名学生,90%是农民工子弟。新学期刚开始就收到了初先生的捐赠,我们真是太高兴了!”
在小辛小学,许多小朋友都很有礼貌地先说一声“谢谢”,然后才彬彬有礼地接过崭新的环保铅笔。他们拿到铅笔后都目不转睛地盯着看,还小声讨论着谁的铅笔图案更好看一些。看着孩子们一脸满足的神情,老师们告诉记者:“你们今天送来的爱心铅笔是孩子们最欢迎的新学期礼物!” 记者 王丽
万支铅笔送“春蕾”
每年的8月下旬、9月上旬都是大学的开学时间,众多大学新生将背上行囊,踏上异地求学的旅程。为此,生活日报“帮办·闲物送人”栏目启动“同学作伴好读书”活动,为前往外省求学的大学新生寻找同行的校友。
为了方便大家联系,报社还建了QQ群,为求学在外的“泉城娃”搭建了一个沟通的平台。2007年8月24日,本报还出版了《赢在第一步》 服务手册,专门为大学生讲解入学的各类注意事项,以及学哥学姐们的求学经验。
2007年8月25日上午,50余名学生和家长参加了本报组织的见面会,同时邀请到了资深心理学专家、 济南市长途汽车总站、 旅易网的工作人员,他们在现场为同学们解疑答惑。
2007年9月1日开学之后,本报记者还陪同大学生一起走进新疆上学,刊发了不少求学路上的趣事。
一位家长告诉记者:“同学作伴能够互相照应,学生欢迎、家长放心,帮办帮到咱们的心坎上啦!”
记者 王丽
同学作伴好读书
“平面义拍”聚大爱
2007年11月18日,“帮办·闲物送人”活动开办一周年之际,用“平面义拍”来凝聚人间大爱。
这是媒体独一无二的爱心展示,大学生们用拍卖自己画作的方式为身患重病的同学奉献爱心。
为了帮助因病陷入困境的学兄,威廉希尔美术学院的同学们不仅拿出了自己的生活费,还捐出了自己蕴含真情的画作,希望能通过义拍这些尚显稚嫩的作品,筹得善款来帮助学兄牛世洪和为他捐肾的母亲。
为了帮助他们实现愿望,本报“帮办”栏目推出特别行动“平面义拍”,12幅画作在一天内全部售出,热心读者纷纷为牛世洪母子奉献爱心,全部画作标价总额约为5000元,可最后筹集到的购画善款总额超过1万元。
省慈善总会为救助牛世洪特批的1万元专款送至牛世洪家人手中,一家人终于迈过了一度认为无望跨过的坎儿。
记者 王丽
为贫困学生送家教
2007年12月,“帮办·闲物送人”栏目接到一些特困家庭家长们的热线求助电话,想找大学生志愿者为孩子做家教。
看到随后的报道后,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的大学生们纷纷加入到本报举办的“为特困儿童送家教”活动中来。该校社团部的学生干部和老师精心挑选出40多名大学生为特困儿童义务家教。
这一干就是一年的时间,大学生志愿者们坚持了两个学期的义务家教,为近百名特困家庭的孩子带去了温暖。
在济南王官庄小区4区,记者在镇镇家中看到了一身书生气的济南大学的大学生李丛。“欢迎李老师!欢迎报社的阿姨来我家!”镇镇在门口欢呼雀跃。镇镇的母亲董女士因患病留下了残疾,坐在床边静静地看着女儿搬凳子、拿书本,眼中含着激动的泪水。
她说:“我们这样的家庭,光靠着孩子父亲一个人的工资,只能维持日常生活开支,想请家教也请不起啊!没想到我刚刚打了电话,你们就给请来了一位大学生家教。我真是太感动了!”
这只是大学生志愿者免费送家教的一个温馨片段,还有不少大学生志愿者也纷纷加入进来。免费送家教公益活动的开展让“帮办·闲物送人”栏目获得了广大读者朋友的好评。
记者 王丽
连接:http://shrb.dzwww.com/shrbxw/shxw/200812/t20081201_4130219.htm
编辑维护:孙希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