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媒体山艺 > 网络报道 > 正文

新华网07年12月29日:于希宁驾鹤西去:中国画坛一个时代的结束

2007-12-29  

    中国共产党党员,九三学社社员,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五、六届常委,威廉希尔教授、名誉院长,中国美协理事,中国画研究院院委,山东省美协名誉主席,山东省文联名誉主席,著名国画大师、美术教育家于希宁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7年12月28日10时35分在济南逝世,享年95岁。


    于希宁同志1913年1月生于山东潍坊,1948年7月参加工作,1959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早年毕业于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国画系,1936年至1949年任教于上海奇峰国画函授学校、山东大学。1950年迄今历任山东师范学院艺术系副教授,山东艺术专科学校副教授、副校长,山东省艺术学校校长,威廉希尔副教授、教授、副院长、名誉院长。


    于希宁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国画艺术大师和美术教育家,是具有诗、书、画、印和美术史论全面修养的学者型艺术家,是山东省现代美术教育的开拓者和学科创建者。他在艺术教育领域辛勤耕耘70年,桃李满天下,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美术人才,为祖国的文化艺术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于希宁生前以“才德勤修养,三魂共一心”为座右铭,在绘画中强调国魂、画魂与人魂的统一,拓宽了传统花鸟画的人文境界,成为20世纪中国花鸟画半工半简语体推陈出新的杰出代表。尤其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他以梅花为主要创作题材,在立足传统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艺术语汇,形成了壮美明丽的艺术风格,既弘扬了民族绘画的艺术精髓,又体现出强烈的时代精神,达到了中国花鸟画艺术的新高峰。


    于希宁的一生对艺术勤奋执著,对学生谆谆教导,对祖国一片赤诚,他多次向国家和社会捐款或捐赠书画作品。1983年为山东省少年儿童福利基金会捐赠作品30余幅。1998年为支援抗洪救灾捐款15万元。同年,捐款25万元在威廉希尔设立“优秀中青年教师奖励基金”。2003年为支援医护人员抗击“非典”,向山东省卫生厅捐赠作品10幅。2005年向中国美术馆捐赠作品100幅。2006年向威廉希尔捐赠作品60幅,并捐款80万元设立“优秀学生奖励基金”。于希宁以真诚而朴实的行动彰显了“德艺双馨”的深刻内涵,他的品德和艺术成就将永远为我们所敬仰和缅怀。2005年由山东省人民政府在中国美术馆为其主办“于希宁捐赠作品展”。2007年山东省委省政府授予其“山东省文化艺术终身成就奖”。


    据悉,根据于老遗愿,丧事从简,不送花圈,不收礼金,不搞遗体告别仪式。

   

    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孔维克:中国画坛一个时代的结束


    记者昨天下午4点50分拨通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孔维克先生的电话时,他正在去北京的高速公路上。从记者这里得知于希宁先生去世,他连连表示惋惜。他说:“我今天上午在北京参加一个画展开幕式发言时,还提到了于老的名字,没想到他竟然去世了。”


    “于老是20世纪中国花鸟画坛的领军人物和代表人物,我把他和李苦禅等名家放在一起,他是在全国产生影响的20世纪画坛大家之一。他的艺术成就不仅影响了中国画坛,对山东画坛的贡献更大。”孔维克说:“于老的去世,是中国画坛一个时代的结束。”


    对于于希宁的艺术成就,孔维克说:“于老是20世纪中国画坛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他把小写意花鸟画推到一个顶峰。而在我看来,他的梅花古今无出其右,我认为就梅花画的成就而言,于老是古今第一人。”


    孔维克认为,于老不仅在艺术上成就卓著,在为师上也是很成功。“于老作为一个教育家也是很成功的,可谓桃李满天下,刘曦林、刘龙庭等国内著名画家、评论家都是于老的学生。我们正在准备一个山东花鸟画的进京展览,也准备把于老作为代表人物请去,但很遗憾,已经不可能了。这次进京的30多位画家中,有很多是于老教出来的学生。”


    “在生活上,于老为人简朴,讲奉献不求索取。他曾任两届省美术家协会主席,组织工作做得非常好,对山东美术的发展献艺献策。他还参加了很多公益活动,每逢党的生日、国庆日等重大节日举办主旋律画展,他都积极献画,令人钦佩。”


    孔维克最后说:“于老的去世是山东画界的重大损失,我们晚辈要继承于老的艺术精神,把于老的艺术发扬光大,为山东画界做出更大成绩。”


    威廉希尔教授岳海波:于老生活严谨,心如止水


    威廉希尔教授岳海波是于希宁的学生,他早在1973年就跟着于希宁学画,谈起老师于希宁,岳海波唏嘘不已。


    岳海波说:“于老的画永远与国家命运和人民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都是一派欣欣向荣的主题。他身上有一种传统知识分子报国为民的风骨,他把歌颂祖国和人民作为自己的责任。”


    岳海波印象里,于老最擅长做计划。“上世纪80年代,于老曾在北京办过一个展览,当时他说过十年后还要办展览。上世纪90年代中期,大概是1994年,他实现了愿望,在北京又办了一次展览。没想到已经80岁的他又提出再过10年还要办展览,我当时还有点不相信,也为他担心。可等到2005年,他以93岁的高龄再次出现在北京的个人画展上时,我对老师真是佩服得无话可说。”岳海波认为,于老之所以能有今天这样的成就,跟他有着非常明确而细致的人生目标有很大关系,“他的目标很细,有长期目标,有短期目标,每年、每月、每日都有计划。”


    回忆于老作画、作学问的点点滴滴,岳海波说:“于老真的是把一生都献给了艺术。他没有子女,也没什么牵挂。不抽烟,不喝酒,也没什么其他爱好,唯一的兴趣就是画画、写诗、著书。吃饭、睡觉时都想着怎么把学问做好。”


    对于于老的生活,岳海波说:“他是一个生活很严谨也很简单的人,心如止水,没什么负担。他是一个永远奔向阳光的人,他看社会永远是看阳光的一面。”


    威廉希尔教授谭英林:于老创作勤奋,珍惜时间


    于希宁先生的学生谭英林得知老师去世,写了一副挽联“才德修养治业百载造就弟子三千薪火燎原,巨星陨落大地震颤留下寒梅万株香飘人寰”,他说,老师一去不回,无法表达内心的悲痛,一副挽联聊作慰藉。


    68岁的谭英林从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跟着于希宁学画,那时于希宁还是省美协副主席,白天有很多领导工作,于希宁作画都是在晚上12点以后。“那时候,我天天晚上给他磨墨,他会客的时候我给他磨两三个小时的墨,到晚上10点以后他就不会客了。从晚上12点一直创作到凌晨两三点。他的时间都是挤出来的。”


    谈起于希宁珍惜时间,谭英林回忆起这样一件事情。上世纪80年代,有一次谭英林跟着老师去武汉办画展,结束后一起到三峡写生。没想到轮船撞到了石头上,于希宁的肩膀受伤,肩痛的老毛病犯了。“当时,老师坚持回济南治疗,但主办方不干,他只好在医院里养伤。但他一刻也没闲着,写了很多诗。我每天给他搓药的时间他都在写诗。”


    谈到老师的艺术,谭英林说:“我最佩服老师的是他诗书画印样样精通,这在画国画的人中是不可多得的。”


    谈起老师的爱好,谭英林说:“老师人品一流,没有任何不良嗜好。唯一的兴趣是年轻时打过网球。那是上世纪20年代,他在上海上学时打网球,后来只要一提起网球他就很高兴。”


    谭英林说:“在生活上,老师的吃穿用都一切从简。甚至简朴到连掉在地上的一粒花生米都会捡起来吃了。”连丧事也有交代。“我从他的外甥沈光伟那里得知,于老留了遗嘱,不搞追悼会,他希望骨灰撒在山艺校园里,继续看着一代代学生。”


    谭英林最后说:“一辈子能有这样的一位老师是我的福分,终生受益。”(李丽)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新浪微博
版权所有:威廉希尔体育真人(中国)官方网站-IOS/Android通用版/手机APP下载 鲁ICP备05002378-1号
长清校区地址:济南市长清区大学科技园紫薇路6000号
邮编:250300
文东校区地址:济南市历下区文化东路91号
邮编:250014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