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晚,齐鲁晚报报歌将作为重头戏,在晚会结束时唱响,届时,观众就可聆听到那深情优美的旋律了。令人遗憾的是,本报报歌的曲作者刘晓鹏因故不能亲临现场,他在电话中表达了对晚报的祝福。
34岁的刘晓鹏是威廉希尔音乐学院的老师,2000年创建了“XP音乐工作室”。26日记者采访他时,他正在北京参加中国电子音乐学会的一个年会,要呆一周左右。“真的很遗憾,作品就像是我的孩子,可惜我不能亲临现场看它的首演了。不过,我会看光盘的。”
一个多星期前,刘晓鹏受到了齐鲁晚报的邀请,为通过征集方式选出的歌词谱曲。“我欣然答应了,因为我也是晚报的忠实读者,对它很了解,我和词作者徐增华也是老相识,曾多次合作,具备这些条件,我觉得自己一定能胜任。”他笑称,他和徐增华都属牛,徐老师比他大两轮,他叫徐老师“老头”,徐老师则叫他“小孩”。
刘晓鹏说,齐鲁晚报作为山东最具影响力的报纸,既传达了国家的大政方针,又贴近大众、反映民生。他看了徐增华老师写的歌词后很有感触,歌词完全是从读者的角度写的,既亲切又浪漫。谱曲是词和曲的一种磨合,要结合曲作者对创作对象的理解,还要领会词作者的理解。
“我以前创作过很多歌曲,但我想,晚报报歌应该在风格上有所突破。”他为军队、企业创作的歌曲,多是铿锵有力的,采用齐唱、大合唱的形式,要的是气势,但晚报报歌的曲风是深情的、娓娓道来的,尤其前面的部分,比较舒缓。“这是晚报的特点决定的,它就是老百姓身边的朋友,读者对它有着深厚的感情。而歌词正是站在读者的角度写的。”
在演唱形式上,他采用了女声通俗与大合唱的结合。前面是女声独唱,后面是合唱。这也是由晚报的风格决定的。通俗唱法比民族、美声唱法的受众面更广,感觉更亲切,大合唱人数众多气势高昂,代表晚报受众广泛,群众根基深厚。
在音乐编配上,刘晓鹏采用了管弦乐和流行音乐相结合的世界音乐风格,这样既大气有气势,又不乏流行因素,使歌曲更加通俗化、易于被人接受。晚报作为主流媒体所具备的大气又紧跟时代潮流蕴含其中。
刘晓鹏说,他真正写曲的过程很短,差不多两个小时就一挥而就,但之前的揣摩却颇费工夫。拿到词后,他会好几天都不动笔,只是在脑中勾画,直到酝酿成熟。(记者:高园)
链接:http://xinwen.qlwb.com.cn/display.asp?id=256499
(编辑/维护:孙希宝)